一、 德国小蠊习性;
德国小蠊属于世界性害虫,在我国,凡是有蟑螂的地区都有德国小蠊的存在,几乎各省市都有存在,尤其是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和福建等,德国小蠊喜欢在温暖、潮湿、多缝隙、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繁殖,在商**的面包加工间、熟食加工间、果蔬堆头、熟食展柜、冰箱展柜等场所较常见。
二、检查;
防治德国小蠊步,是要知道哪里有德国小蠊活动情况,在超市的高风险位置进行检查(高风险位置有熟食加工
间、面包加工间、果蔬加工间、熟食展柜底部、五谷磨房底部、冰箱展柜底部、各食品柜内、果蔬堆头、后仓卡板底部等),德国小蠊在晚上八点至九点是活动高峰期,在这个时候检查更*发现德国小蠊活动情况。
三、 处理,跟进;
加工间等食品安全要求高的位置,针对德国小蠊应该采用饵剂法进行诱杀处理,药物处理后3 - 5天为蟑螂死亡高峰期,因德国小蠊母体腹部携带卵鞘、母体死后或卵鞘脱离母体仍能存活,二十几几天后会再次孵化出蟑螂若虫,一个卵鞘通常能孵化40只左右,建议每次服务一周后及时对蟑螂尸体进行清扫处理,以免蟑螂再生,建议门店加强货柜、地面卫生清洁的管理,避免给蟑螂提供有利生存、繁殖条件。
一、 老鼠与建筑结构漏洞的关系
老鼠是天才的攀援跳跃能手,砖墙和其他粗糙面,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电缆线和管道做通道,从室外向室内入侵,对建筑结构的排查是防治老鼠入侵的首要任务,了解老鼠入侵途径,从根源上解决老鼠入侵到室内问题,如果不排查封堵老鼠入侵的缝隙孔洞,单从室内控制,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控制老鼠方法,是一种防治老鼠入侵到室内采取的紧急措施,老鼠入侵到室内就已经产生破坏力,而且老鼠会从结构漏洞处源源不断的入侵到室内,只有完善建筑结构漏洞的密闭性,从源头解决老鼠入侵途径,才是较有效控制老鼠入侵到室内的方法。
二、实际检查与客户沟通
所有第三方承包商控制老鼠都应该为餐**进行风险评估调查,检查室内外老鼠密度,老鼠入侵途径,检查位置重点包括空调冷凝管穿墙位置,空调风口穿墙位置,消防管穿墙位置,污水管穿墙位置,电缆线或电缆桥架穿墙位置,排烟管穿墙或穿楼顶的位置,所有和外界相通的门底缝隙位置,总下水道防鼠网等等,以图片文字并茂的形式发送给客户负责人,督促客户完成结构漏洞问题点的封堵,培养客户防鼠意识,综合害虫的管理的目标离不开客户的配合。
三、实际控制与监测
降低外围老鼠的密度,排查外围的阳性鼠洞或药物处理,外围安装鼠饵站控制外围老鼠的密度,减少外围老鼠的密度可以减少老鼠入侵到室内的风险,室内合适位置布放捕鼠设施,控制和监控室内的老鼠密度。
随着冬季供暖开始,屋内温度升高,蟑螂“小强”又活跃起来了,它们常常栖身厨房炉灶、暖气片附近。
防止小强“乔迁”入室
预防是防制蟑螂的关键,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,尽可能阻止蟑螂从外界侵入到房内。居民家庭中蟑螂主要栖息于厨房与卫生间,以获取食源和水源,蟑螂密度高时也会侵入客厅、卧室和书房。因此,平时注意搞好厨房、住室等地的卫生,首先要注意及时清倒垃圾,特别是不要让垃圾过夜;其次要注意对厨房与卫生间墙壁瓷砖和柜橱的缝隙、孔洞,以及各类管道的孔缝进行封堵,比如说厨房的瓷砖脱落了以后要尽快地填补上,调查表明,很多蟑螂都在瓷砖的缝隙里面生存,另外要特别注意水管,暖气管等管道;最后要注意预防蟑螂随同购买的食品与货物“乔迁”入室,携带物品进房间前应仔细检查一下,在外面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无蟑螂或卵荚藏匿在其中,如果工作场所就有蟑螂,把东西带回家的时候更要特别小心的查看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