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克力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美味的,初的巧克力是由可可豆加水。以下是进口巧克力的发展历程
16世纪初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•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: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,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,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。
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,从中加入了水和糖,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“巧克力”,深受大众的欢迎。不久其制作方法被意大利人学会,并且很快传遍整个欧洲。
1642年,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,由天主教人士食用。
1765年,巧克力进入美国,被本杰明•富兰克林赞为“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”。
1828 年,荷兰 Van HOUTEN 制作了可可压榨机 , 以便从可可液中压榨出剩余的粉状物。由 Van HOUTEN 压榨出的可可油脂与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 , 世界上**块巧克力就诞生了。经过发酵、 干燥和焙炒之后的可可豆,加工成可可液块、 可可脂和可可粉后会产生浓郁而*特的香味,这种**香气正是构成巧克力的主题 。
1847年,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,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。
1875年,瑞士发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,从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。
1914年,**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,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。
巧克力进口代理,瑞士、比利时巧克力进口代理,巧克力进口报关公司哪家好?
巧克力(chocolate)初来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**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 。1300 多年前 , 约克坦玛雅印*安人用焙炒过的可可豆做了一种饮料叫 chocolate 。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种油腻的饮料,因为炒过的可可豆中含 50 %以上油脂,人们开始把面粉和其它淀粉物质加到饮料中来降低其油腻度 。
巧克力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,但其风味主要取决于可可本身的滋味 。可可中含有可可碱和**,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;可可中的单宁质有淡淡的涩味,可可脂能产生肥腴滑爽的味感。可可的苦、涩、酸,可可脂的滑,借助砂糖或乳粉、乳脂、麦芽、卵磷脂、香兰素等辅料,再经过精湛的加工工艺,使得巧克力不仅保持了可可*有的滋味并且让它更加和谐、 愉悦和可口
优质进口巧克力为什么会“不融于手,只融于口”呢?这与可可脂的特性有关。可可脂的融点与人体体温十分挨近,进口即化,优质的巧克力口感十分和婉嫩滑,绝不会有“粉粉”的感受,更不会有微粒感。
进口巧克力代理公司哪家好呢?
进口巧克力,除了比利时,还有哪些国家的巧克力比较上乘?
瑞士是巧克力王国的后起之秀,19世纪初,巧克力对瑞士人来说也只是一种舶来品。然而,两个世纪后的今天,瑞士却成了世人心目中的巧克力王国。这其中的原因,主要在于擅长革新的瑞士人一次又一次地完善了巧克力的制作方法,并使巧克力实现了从昂贵的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的转变。
瑞士也有巧克力王国这一说法:除了钟表和军刀外,瑞士还有一个很**的东西,那就是巧克力。瑞士的巧克力的种类丰富,价格也适中,适合作为礼物。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发明的。因为调节牛奶的温度非常困难,虽然欧洲各地都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但一直没有成功,后来,瑞士人达尼尔•彼德于1875年发明了制作方法。
这么多形式的巧克力,分别有不同喜欢的族群。欧洲人喜欢不含任何东西的实心巧克力。东方比较喜欢混有果仁的巧克力,尤其是花生及饼干口味,也许是追求口感的不同,东方人较喜欢多变化的口感,美国则是各占一半。